在台灣,如果當天某支股票的最大漲幅與跌幅度已超過規定(漲10%或跌10%),這個時候,證交所就會把這支股票的交易價格凍結,而這樣的做法,目的是為了保證市場的行情穩定,避免市場交易踩踏。
這篇文章就由我們來告訴大家,什麼是漲停與跌停,以及當中的利弊。同時當停跌停來臨時,我們該如何操作。
什麼是漲停?
漲停又叫漲停板,從字面意思我們可以得出,漲上去停止了。這是證交所為了防止股票價格暴漲,人為設定的漲幅限制。以台灣的法規來說,上市上櫃掛牌股票當天股價最高限制價格,是以前一日收盤價的10%為限,也就是說當股價漲到前一日收盤價格的10%,即為當天的最高價。
簡單來說,一支股票一但漲停,那麼這支股票今天將不法獲得更高的報價,漲停價成為了全天的最高成交價,但交易不會停止,還能繼續以最高價進行交易。
舉例:
台積電昨天的收盤價格是600元,那麼今天股價漲到660元的時候,就不會再漲了。
600 + (600 × 10%) = 660元

會造成漲停,最根本的原因是:「買的人多於賣的人」。由於大家都看好這支股票(可能是公司收益,可能是公司前景,更可能是公司有重大利好)導致大家爭相哄搶該股,讓股票買多賣少,價格節節升高,直至漲停。
在漲停股票的五檔掛單上,你會發現有大量的買單願意用漲停價(昨日收盤價+10%)掛單買進,但僅有少量的賣單願意用這個價格賣出成交。
漲停還是可以繼續買賣股票,漲停的限制不是停止交易,只是價格到達限制後,當天就不會有更高的價位出現,僅此而已。
某支股票漲停時,如果你想買進,你可以直接買「漲停價」,但有3點要注意:
- 股票漲停時可以用漲停價買,但不一定買的到,因為通常此時漲停價早已有大量的掛單。
- 漲停板雖然當下看似鎖住,當天可能打開,也就是掛在漲停的賣單被取消或者被賣壓消化,價格下降回到漲停以下的價位,這時買在漲停的人帳上就會出現損失。
- 漲停不代表明天也會上漲,投資人在交易時必須先想想這檔股票漲停的原因,隔天會不會再次漲停,也是很難預測的,所以,投資人要避免讓市場情緒影響自己的判斷。
什麼是跌停?
跌停又稱為跌停板,意思就是停止下跌,這也是證券交易所為了防止股票交易的價格暴跌,投資人蓄意壓低股價等等狀況,所設立的規定。當達到股票當日交易的跌幅,就會限制股價過分破位,避免暴跌。
以台灣的法規來說,上市上櫃掛牌股票當天股價最低限制價格,是以前一日收盤價的10%為限,也就是說當股價跌到前一日收盤價格往下10%,就是當天的最低價。
簡單來說,股票跌停就是指,這檔股票今天已經跌到法規規定的下限了。
舉例:
台積電昨天的收盤價格是600元,那麼今天股價跌到540元的時候,就不會再繼續跌。
600-(600 × 10%) = 540元

當然,會造成跌停,最根本的原因是:「賣盤大於買盤」。跟漲停一樣,由於大家都不看好這支股票(可能是公司收益,可能是公司前景,更可能是公司有重大利空)導致大家爭相拋售該股,讓股票賣多買少,價格節節下降,直至跌停。
跌停之後,還是可以繼續買賣股票,跌停的限制不是停止交易,只是價格到達限制後,當天就不會有更低的價位,僅此而已。
某支股票跌停時,如果你想賣出,仍可以直接以「跌停價」賣出,但跟漲停一樣有幾點要注意:
- 跌停時可以賣出,但通常因為賣壓很大,有大量的賣單掛在跌停價,除非有人大舉接盤,否則掛跌停賣通常都賣不掉、難以成交。
- 跌停板可能打開,也就是回到跌10%上方的價格。
- 跌停時,隔天也不一定會繼續下跌(但一般來說隔天下跌比率偏高),也是很難預測的,有時候市場會因為「恐慌」的情緒,進而不停賣出手中持有的股票,這時也須冷靜思考,避免被市場情緒影響。
什麼是漲停鎖死與跌停鎖死?
漲停鎖死
當漲停板的股票沒有人掛賣出單,但卻有很多人想要買,就會形成「漲停鎖死」現象,也就是說,股票的成交價會鎖在漲停價,如果有人要賣的話,就會直接以漲停價格成交。
跌停鎖死
當跌停板的股票沒有人掛買進單,但卻有很多人想要賣,就會形成「跌停鎖死」現象,
股票的成交價會鎖在跌停價,如果有人要買的話,就會直接以跌停價格成交。
一但鎖死怎麼辦?
很多人會擔心一個問題是:漲停買不到、跌停賣不掉,該怎麼辦?
某些時候,市場因為某些特殊事件發生漲跌停,而你很確定趨勢還會繼續延伸時,雖然無法透過漲跌停的股票作交易,但可以尋找一些替代方桉去買賣或者對沖掉風險,我整理一些我知道的方法如下:
透過盤後定價交易
盤後交易可能會提供一些流動性,雖然這通常也不容易成交,但可以嘗試。畢竟有些時候,成交就是直接賺到。
透過海外商品交易
例如透過ADR、海外相關的期貨。像是台積電如果漲停買不到,那台積電ADR也許仍有機會在美股市場可以被交易(但要注意價格合理性,因為國外無漲跌幅限制,可能超過10%)例如以前台指期如果無法交易,還可以交易新加坡摩台期貨,但新加坡摩台指2020已經不再提供交易,目前有香港摩台指)。
透過衍生性商品交易
股票漲停或跌停,大量掛單導致沒有流動性,但這時該標的物的一些衍生性商品,例如個股期貨雖然也漲停跌停,但可能仍保有流動性可被交易,或選擇權、權證仍可能被交易。都可能藉由這些衍生性商品去對沖風險。
透過關聯性高的商品交易
比方說,某一檔股票漲停買不到,但有另一檔與它走勢高度相關的股票仍有流動性、可以成交,這就是選項。不過畢竟仍是不同的標的,過去關聯性高也並非代表這次關聯性也同樣高,應該對自己操作的標的有足夠理解,才可能選出正確對應的相關標的。
漲跌停的優缺點
漲跌停的優點:
- 可以很好的防止個股暴漲暴跌,對整個市場的影響。
- 有效的分流市場的資金與方向,不容易形成上漲或下跌趨勢
- 控制莊家的炒板行為,有效控制限制機構莊家的資金控盤。
- 增加市場消化時間,通過漲跌停,讓市場能充分消化,避免虛假消息擾亂市場。
漲跌停的缺點:
- 打亂趨勢,妨礙個股趨勢的形成。
- 打亂節奏,使所有技術指標失效。
- 影響公平,人為限制市場的正常報價與買賣行為。
- 帶來隱患,讓散戶很難進場,也很難離場,風險反而增加。
各國漲停與跌停比較

各產品漲停與跌停比較

總結
早在2010年5月6日美國股市的閃電崩盤促成了現行的熔斷機制規則。當時市場波動劇烈,而美國市場的情況尤其嚴重,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(DJIA)在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內下跌近1000點。最初大家並不確定下跌的起因,但是後來發現是由一家美國共同基金價值41億美元的賣出訂單所引起。
在希臘騷亂、歐洲國家要求提供貸款和紓困措施、歐洲債務危機擴大、英國舉行大選以及影響原油期貨市場的「深水地平線」漏油事件的複雜背景下,投資者的情緒已經變得緊張不安。大額賣單更是直接引發了大規模的賣盤。
可以說漲跌停限制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資管理策略,雖然這會喪失掉一部分的公平性,但對整個金融體制來說,都是一份好的保障,但做為投資人,還是希望這樣人為乾預市場的行為能越少越好,畢竟公平,才是一個投資市場是否鍵全的重要考量。